赵丽颖《在人间》PK《藏海传》:一场冒险与传统的对决
日期:2025-06-01 11:02:27 / 人气:23
5月28日,赵丽颖主演的《在人间》正式上线,与肖战主演的《藏海传》展开正面较量。这场顶流演员的对决本应是年度最受瞩目的剧集之争,然而《在人间》的首日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,不仅热度远不及《藏海传》,甚至被已播出半个多月的《折腰》超越。这场"惨败"背后,折射出的是赵丽颖转型之路的困境与《在人间》创作上的诸多硬伤。
一、市场表现:高期待下的惨淡开局
《在人间》上线首日的数据表现堪称"灾难级":

网播热度仅为《藏海传》的三分之一
被《折腰》等老剧反超
广告植入数量有限(仅4个)
8集短小体量难以形成持续热度
更令人担忧的是,该剧还因赵丽颖此前推广时使用"渣浪"一词遭到央媒批评,形象受损。这种开局对于一部投资不菲的网剧而言,无疑是沉重的打击——毕竟它无法像上星剧那样通过卫视版权回收成本,主要依赖广告和会员收入。
二、口碑两极:创新与缺陷同样突出
《在人间》在豆瓣上的评价呈现明显分化:
好评点:
视觉风格独特:徐兵导演打造的"徐天宇宙"充满实验性,摄影、美术和灯光设计独树一帜
概念新颖:现实与虚拟空间交织的设定在当下市场确实少见
类型突破:拒绝简单的爱情/悬疑分类,试图创造全新叙事体验
差评点:
表演问题:赵丽颖被批"演技模式化",其他演员也存在表演过火现象
剧情空洞:前三集大量篇幅用于设定铺陈,缺乏实质性内容
细节粗糙:从顺风车隐私问题到攀岩场景设计,多处存在明显穿帮
节奏拖沓:8集容量却塞入过多概念,导致叙事效率低下
三、创作反思:野心与能力的失衡
《在人间》的失败暴露出几个关键问题:
形式大于内容:过于追求"高概念"而忽视了基础叙事,导致观众难以代入
表演匹配度不足:赵丽颖的表演风格与虚拟现实题材存在天然隔阂
市场定位模糊:既想吸引年轻观众又想保持艺术性,结果两头不讨好
创作团队经验不足:实验性叙事需要更成熟的制作把控,而该剧明显力不从心
相比之下,《藏海传》虽然传统但胜在扎实:
权谋复仇主线清晰
演员表演到位
制作精良稳定
这种"稳扎稳打"的策略反而更符合当前观众的审美习惯。
四、赵丽颖的转型困境
这次失利对赵丽颖而言意义重大:
顶流光环褪色:与肖战的对比凸显其商业价值的相对下滑
转型风险显现:从"傻白甜"到"高概念"的跨越尚未成功
投资决策失误:参与出品却未能把控质量,可能影响后续商业信誉
值得注意的是,这已是赵丽颖近期第三部表现不佳的作品(前有《乔妍的心事》《向阳·花》),反映出其团队在项目选择上的冒进倾向。
五、行业启示
《在人间》的案例给行业带来重要启示:
创新需要根基:实验性叙事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剧本基础上
演员与题材匹配:赵丽颖的演技特点更适合现实主义题材
市场教育成本高:中国观众仍需时间接受过于前卫的作品
短剧集风险大:8集容量容错率极低,需要更精准的创作把控
这场对决的结局提醒我们:在追求创新的同时,尊重创作规律、把握市场脉搏才是成功的关键。对赵丽颖而言,这次挫折或许正是重新审视职业规划的契机——毕竟,真正的顶流从不畏惧调整方向。
作者:安信14娱乐平台官网
新闻资讯 News
- 钟睒睒,投了山西女首富06-30
- 从“小妹”到“陈愈花”:一个潮...06-30
- 单价 40 美元卖断货!义乌 “帽子...06-30
- “燕窝第一股” 光芒散尽,燕之屋...06-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