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智能体火热,投资人又急又怕

日期:2025-07-31 15:18:23 / 人气:7



在AI领域,智能体(Agent)正成为投资新焦点。一家人民币基金投资人正为如何在美元基金“广撒钱”的竞争中抢到优质项目而苦恼。随着去年关注AI硬件,到今年转向AI智能体,资本市场的焦点快速转移。今年春季通用智能体Manus、Genspark爆火后,AI Agent领域投资呈爆发式增长。国际创投数据库Crunchbase显示,2025年上半年AI Agent初创公司种子轮融资金额在900万美元到2亿美元之间,截至6月共筹集约7亿美元。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预测,该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51亿美元飙升至2030年的471亿美元,复合年增长率达44.8%。

一、投资热潮:明星团队受追捧,估值飙升

知名AI编程Agent Cursor所在公司Anysphere,六个月内估值从26亿美元涨至99亿美元;今年成立的Lila Sciences在种子轮获2亿美元投资;Manus和Genspark估值均达5亿美元,较去年翻倍。资本青睐背后,是AI Agent与生产力挂钩加速商业化的潜力。2025年被称为“智能体元年”,DeepSeek出现和大厂重投资让大模型普及,应用端智能体成为新方向,几乎所有科技公司都在布局。

美元基金表现激进,“广撒网”式投资。真格基金管理合伙人戴雨森表示,早期投资怕“错过”而非“投错”。头部美元基金上半年Agent投资交易订单超20单,倾向选择大厂背景、有实战经验和技术能力的创业者,或小天才、科学家类型创业者。部分Agent项目在无产品和收入情况下获高额融资,因行业早期缺乏理性估值基准,投资机构哄抬市场价争抢份额。

二、投资顾虑:技术壁垒与商业化挑战

当前Agent一级市场融资面临挑战。技术壁垒不明显,如何判断公司护城河成难题。Agent公司主要依赖底层大模型能力,“套壳”应用争议大。一家垂直领域Agent公司创始人表示,创业公司需“抱大腿”与大模型合作,如与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合作虽拿到投资,但估值低于实际且后续增长空间受限。

人民币基金投资人更看重人和方向匹配度。判断方向是否为初创公司机会,以及当下投资能否提高团队生存几率。部分Agent公司对基金来源有顾虑,主打“出海”路线需考虑资金流和海外落地支持。VC向PE化靠拢趋势明显,投资人期待商业拐点出现,同时变得更务实,关注商业化变现数据。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提出,AI应用以数据驱动投资,B端应用6 - 12个月做到1000万美元年化收入是好标准。但传统ARR指标面临挑战,Agent商业模式从“提供工具”向“交付价值”转变,以“交付结果”收费,收入波动性大。投资人挖掘新衡量指标,关注收入健康程度、复购率和持续性。

AI Agent领域创业融资分三类:明星团队易获高额融资但风险高;传统应用转型公司较稳健但估值增长受限;依附大厂生态的公司有机会被收购但自主性弱。

三、创业者突围:与时间赛跑,抢占市场

创业者需在投资人顾虑增大前快速做出成绩。电商Agent公司图灵集市创始人田逸豪设下三个月期限,要“打爆”产品,否则模仿者增多公司将陷入困境。快速占领用户心智是共同目标,行业惯例逐渐清晰:先用“概念”抢占先机,如淡核纪创始人岳坤的产品主打“全球第一款Agent眼镜”;用“公开”制造声量,“Build in Public”成标配,设计Agent Lovable直播竞赛吸引超12万人次观看;用“数据”撬动资本,田逸豪计划产品上线后用一个月验证核心数据,作为下一轮投资筹码。

初创公司还面临大厂竞速难题。投资一家Agent公司,壁垒在于“跑得快”,建立用户心智和品牌壁垒。田逸豪引进知名品牌客户使用产品,认为客户投资最具说服力,能背书并提供资源扶持。先发优势能否持续未知,朱啸虎认为通用Agent是大厂机会,垂直领域细分Agent是初创团队破局点,也有投资人认为未来赛道会灵活转化,需等待市场淘汰结果。

作者:安信14娱乐平台官网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安信14注册登录娱乐中国站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