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生挤爆整形科

日期:2025-07-18 17:42:25 / 人气:9


高考结束的钟声尚未远去,一场关于 “颜值” 的变革已在年轻群体中悄然兴起。曾几何时,驾校报名和毕业旅行是暑期的标配,如今却被双眼皮手术、牙齿矫正和光子嫩肤取代 —— 平台数据显示,考后首周近视眼手术订单激增 108%,牙齿美白增长 30%,轻医美项目预约量全线飘红。这场由 00 后主导的 “变美运动” 背后,是社交媒体放大下的容貌焦虑:调查显示,超半数高中生存在外表困扰,女生焦虑比例更高达 61.85%。当 “早做早享受” 的诱惑遇上 “妈生脸最珍贵” 的争议,这场青春期的颜值博弈,还需要更多理性与审慎 —— 毕竟真正的蜕变,从不是手术台上的一场豪赌,而是与自我和解的漫长修行。
高考生扎堆医美成暑期新潮流
过去,高考落幕后的暑假,学子们的 “传统清单” 多是报名驾校、购置电子装备或来一场毕业旅行。但今年,“改造自己” 成为准大学生们踏入大学校园的首个准备,越来越多毕业生将医美纳入暑期计划。“双眼皮手术爆单”“打瘦脸针要抢号”“近视眼手术提上日程” 成为这个悠长暑期的真实写照。
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数据显示,门诊中学生患者较平日增长 10% 到 30%,整形美容中心 7、8 月的手术量月均增加一百多台。不仅公立医院整形科一号难求,各大医美机构也迎来学生群体的 “扎堆潮”。美团数据显示,高考后首周,近视眼手术订单量环比增长 108%;牙齿矫正和美白订单攀升近 30%;刷酸祛痘、黄金微针等轻医美项目订单增长约 30%。这场由毕业生主导的 “变美风潮”,预计在 7 月底到 8 月底迎来波峰。
容貌焦虑成背后推手
学生们扎堆医美的背后,是日益凸显的容貌焦虑。心理学中的 “聚光灯效应” 指出,人们倾向于高估他人对自己言行和外表的关注度,这种认知偏差在社交媒体的催化下被进一步放大,在年轻人身上表现为明显的容貌焦虑。
一项针对南京某校高中生的调查显示,超半数(57.03%)高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容貌焦虑,其中中度以上占比 12.93%,重度占比 3.80%。男生容貌焦虑比例为 47.78%,低于女生的 61.85%,但重度容貌焦虑比例男生(4.44%)略高于女生(3.47%)。高中生对自身外表最介意的是身材(约 30%),其次是五官和皮肤(各约 20%),再次为头发(约 10%)。青春期身体变化大,长胖、爆痘等问题易引发自我怀疑,加上社交媒体上的精修美图和同学间的攀比,焦虑如雪球般越滚越大。
争议与风险并存
爱美之心人皆有之,但医美群体拓展到高中生引发诸多争议。对小红书相关新闻评论的分析显示,近三成网友明确反对青少年医美,认为 “妈生脸最为珍贵”;25% 的网友支持双眼皮手术、牙齿矫正等特定微调项目,还会分享术后调养经验;8% 的网友寻求平衡,提出通过化妆、健身提升魅力。
随着 “整形手术早做早变美”“几岁做医美脸就停在几岁” 等营销宣传的影响,医美群体越来越年轻化。数据显示,18 岁至 24 岁人群与医美内容互动频率最高,占比 33.76%,18 岁以下未成年人占比也达 12.43%,25 岁以下 “想要做医美” 的人将近半数。同时,医美消费逐渐下沉,四级及以下城市尝试医美人群占比 38.4%,位列第一,广东、山东、江苏、四川等省份医美人群较多。
轻医美的发展推动了这一趋势,相较于动刀整形,“微 do” 项目创口小、恢复快,主打 “花小钱办大事”。《2024 年医美消费人群研究白皮书》显示,2025 年消费者医美预算在 1 万以下的占比 61.9%,轻医美成为新宠。但医美门槛降低的同时,风险也随之而来。2015 年至 2020 年,全国消协组织接到的医美投诉量从 483 件激增至 7233 件,增幅达 14 倍。医美广告省略了术后护理的烦琐和并发症风险,每一针玻尿酸可能伴随肿胀,每一次激光治疗可能面临漫长修复期。
真正的蜕变从不是一场赌局,而是需要理性与耐心的漫漫长路。医美可以是锦上添花的选择,却不是解决容貌焦虑的万能钥匙。对自己多一份宽容,才能在追求美的路上不迷失方向。

作者:安信14娱乐平台官网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安信14注册登录娱乐中国站 版权所有